批发量创历史新高 车市还要“卷”向哪

发布时间:2024-12-01 00:44:17 来源: sp20241201

  2169.9万辆,“卷”了一年的车市销量最终定格。1月9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5.6%,而厂商批发量高达2553.1万辆,创历史新高。

  2023年,车市“卷”字当头。从价格到车型、从燃油到新能源、从内销到出口……车市“翘尾”收官同时,竞争格局也已生变。

  以价换量“惨胜”

  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乘用车累计零售量为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对此,乘联会相关人士直言:“由于年末价格促销较同期增长超6个百分点,因此乘用车零售增长也是内卷严重的‘惨胜’。”

  “惨胜”背后,直指价格战。2023年3月,“东风系”凭借“杀价”出圈,引得众多车企下场“应战”,却并未换来一季度的整体销量增长。但价格内卷未止,临近年末车市优惠更处于高位。

  “车企年末冲刺和地方促消费共同推动市场火爆。12月促销在力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增强,几乎涉及所有厂商、所有车型,呈现历史罕见的年末加力促销冲刺特征。”乘联会相关人士以去年12月为例形容车市价格竞争的强度。“罕见”促销力度带来的变化,直观反映在销量数据上。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235.3万辆。从增长幅度来看,同比增长8.5%,环比增长则达13.1%,直接突破两位数。

  在车企“卷动”车价的同时,承压的经销商更加大优惠去库存。乘联会方面表示:“2023年渠道库存压力较大,去年9月至年末渠道库存增长较猛。”同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3.7%,虽然同比环比有所下降,但汽车流通行业仍处在不景气区间。

  流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临近年末,经销商为达成全年任务目标拿到年终返利,加大清库力度。”据流通协会调查显示,37.4%的经销商已完成全年任务;39.4%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在70%—90%;23.2%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不足70%,距离全年任务目标差距较大。

  卷向海外

  事实上,国内车市激烈的竞争环境,成为触发价格内卷的导火索。对此,除彼此“杀价”外,车企也通过新能源车及出口等寻找新抓手。

  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达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全年渗透率为35.7%。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增长,2023年乘用车产品结构也发生变化。乘联会相关人士透露,2023年发布的燃油车新品仅为27款、纯插混车型为33款、增程式车型为10款。此外,2023年推出的新车呈现明显的高端化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推出的A级纯电动车型数量与2022年持平、插混车型同比增加四款,增程式车型同比增加三款;B级以上推出的纯电车型同比增加一款,插混车型同比增加八款。这意味着,新能源化、高端化成为2023年车企聚焦的大方向。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高端化车型具有溢价优势且售价较高,能够承载更多新配置和新技术投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形成高举高打的营销爆点,更容易实现新车投资收益平衡,有利于企业技术可持续提升并为后期通过规模化效应,逐步推进企业整体产品竞争力提升打下基础。”

  此外,2023年车企更卷向海外。数据显示,2023年乘用车出口量高达383万辆,同比增长62%。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04.8万辆,同比增长72%,新能源汽车出口正成为出口新引擎。同时,根据乘联会整理的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汽车出口额达927亿美元,同比增长70%。乘联会方面预计,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有望达1020亿美元,将超越日本的汽车出口额。

  随着出口量持续提升,2023年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吉利、蔚来等众多品牌,不断拓展海外市场。蔚来汽车相关人士表示:“全球市场拓展方面,蔚来在挪威、德国、荷兰、丹麦和瑞典推进由产品和服务等构成的完整运营体系,并实现多款车型交付。”交出全年超300万辆成绩单的比亚迪也被传出在法国、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寻求建立整车工厂的可能性。

  “中国品牌欲通过新能源车在国际市场实现弯道超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国际市场正成为众多车企寻求增量的关键点,因此也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热度。

  合资品牌借“电”探路

  自主品牌通过打出内销与出海“两手牌”提升市场份额,并将压力传递给合资品牌。

  数据显示,2023年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52.9%,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2023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2%,同比增加4.6个百分点。而此前占据中国市场主导地位的合资品牌,则进入调整期。以乘联会发布的2023年12月数据为例,自主品牌零售124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8%;主流合资品牌零售79万辆,同比下降7%。

  从份额来看,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0.5%,同比份额持平;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6.5%,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7.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2023年12月,三大品牌零售份额均无增长。

  近两年,不断有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退出或者重组的情况发生。2023年10月,广汽集团发布公告显示,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广汽三菱重组的关联交易公告》,拟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重组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此外,广汽丰田、悦达起亚等合资企业在2023年均有裁员传闻传出。崔东树表示:“随着乘用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合资企业原有的产业优势弱化,产能压力加大,面临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

  面对中国市场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合资车企也加速跟进。2023年广州车展上,广汽丰田发布全新新能源品牌——铂智,首款车型铂智4正式上市;广汽本田则带来10款电动化车型参展,覆盖纯电、混动、插电混动三种技术路线。其中,全新纯电动车e:NP2极湃2完成首发亮相。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市场推出多款ID.车型的“南北”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销量已开始收获销量红利。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南北大众新能源车批发量为3.06万辆,占据主流合资纯电动50.2%份额。乘联会方面表示,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强势领先,大众坚定的电动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仍待发力。

  北京商报记者 刘洋 刘晓梦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