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4:19:27 来源: sp20241124
108国道应急救灾重建,抢通生命线;永定河干流堤防水毁修复,京津冀携手河道治理;学校操场维修改造,兜牢民生底线……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一批灾后重建项目正在加速建设。
北京市发改委昨天介绍,本市迅速制定了恢复重建项目推进实施方案、资金保障方案,审批部门集中联审、协同作战,推动灾后重建项目加快实施。截至目前,灾后重建项目中已有142个项目实现开工。
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
7月29日至8月2日的特大暴雨灾害,对本市河道堤防、供水排水管线、供电线路、配电设备、通信基站、公路等大批基础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千头万绪,止于一端。面对纷繁复杂的重建任务,规划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早在8月初,本市就已经启动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本市按照国家要求,结合具体灾损和重建需求,构建了灾后重建规划体系。”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规划体系包括1个总体规划,统领整体恢复重建;同时,在水务、住房、交通、生态修复、农业农村、应急能力提升关键领域专设6个专项规划,又围绕通信、电力领域编制了2个专项方案;针对受灾相对严重的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又编制了3个区级实施方案。
相关负责人说,总体规划聚焦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两条主线,统筹安排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村镇建设和产业振兴等五个方面的恢复重建任务,以及防灾减灾、城市排涝、应急管理和气象保障等方面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任务。“目前,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正在抓紧完善中。”
灾后重建项目库建成运转
“围绕‘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本市坚持以规划引领项目、以项目支撑规划,规划编制与项目组织同步进行,有机结合,两项工作同时推进、相互支撑、相互完善。”相关负责人说,结合规划编制,针对灾后重建规划重点领域,本市已经建立灾后重建项目库。
记者注意到,率先进入项目库的项目都是当前急需恢复建设,能够切实满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迫切需求的项目,且建设条件相对成熟——
围绕改善提升群众居住品质,推进实施受损房屋修缮加固、原地重建等居民住房项目;围绕恢复提升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和保障水平,推进实施108国道应急救灾重建、乡村公路水毁修复、供水管网修复、供热设施修复、电力和通信设施修复等基础设施项目;兜牢灾区基本民生底线方面,加快推进实施学校操场维修改造、卫生机构设施设备修缮、文物保护修缮等公共服务项目;围绕京津冀一体化推进跨区域河道治理,推进实施永定河干流堤防水毁修复、新城河道水毁修复、山区沟道水毁修复等防洪减灾项目;针对流域整体防洪排水需求和海绵城市建设需求,推进实施新城排水管线修复、农村排水设施修复等防洪排涝项目。
让市民温暖过冬安心过年
早在8月2日,本市就建立首都防汛抗洪救灾央地联合工作机制,在争分夺秒抢险救灾的同时,迅速制定恢复重建项目推进实施方案、资金保障方案,为灾后重建任务有序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项目如何加速上马建设?关系市民过冬、过年的民生工程如何能尽快建成?相关负责人说,本市建立了联审联批工作机制,相关审批部门集中联审、协同作战,推动灾后重建项目加快实施。截至目前,保障群众温暖过冬、返乡居民安心过年、2024年安全度汛的项目已全部通过联审联批,灾后重建项目中已有142个项目实现开工。
近日,市发改委启动2024年市重点工程征集工作。其中,基础设施类明确将“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作为申报重点。“我们将以恢复重建为抓手,着力把受灾地区打造成为安全发展样板、高质量发展样板、宜居生活样板。”相关负责人说。(北京日报记者 曹政)
(责编:代晓灵、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