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了”

发布时间:2025-01-11 06:28:15 来源: sp20250111

原标题:“体育课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了”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城学校四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课前热身活动。资料图片

深大附中的学生在操场上运动。资料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由于片面追求学习成绩等原因,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身体素质差是一些地区的真实写照。孩子们纷纷抱怨,课间十分钟消失了、户外体育课被占了,“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

德智皆寄于体。缺少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广东省深圳市认真落实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的要求,从2024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全市77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可喜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各显神通”增加学校体育运动空间供给

位于繁华市中心的深圳小学面临学生众多、运动场地受限等实际挑战。为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得到有效实施,学校采取了错峰排课的策略,增设了包括韵律体操功能室、乒乓球室以及多功能运动厅等在内的室内体育场馆,实现了对运动场地的高效利用。

“我校还积极与社区资源相联通,充分利用毗邻人民公园的地理优势,在公园内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深圳小学教学管理中心主任陆岚说。

该校六年级三班的岳欣瑶兴奋地告诉记者,“来到公园后,我更喜欢上体育课了,上课的时候可以感受鸟语花香,比在学校有意思多了。”

当前,深圳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有167.3万人,规模居全国城市第二,但校园生均占地面积在广东省内倒数第一。为全面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全市各中小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寻解决之道。深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副处长魏新华介绍,“为保障学生有充足的运动空间,各学校‘各显神通’,对内积极挖潜扩容、增加体育运动空间供给,对外则通过与周边社会场所合作的方式拓展资源。”

漫步在深圳的中小学校园不难发现,学生们的运动空间不再局限于原本狭小的操场上,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走廊、天台、连廊、架空层、停车区域纷纷转变为创意运动空间,体育课的天地越来越宽广。

为缓解校园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深圳市政府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向中小学开放,以更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

“为了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教育局密切配合,积极寻找学校附近的运动场所,在学校体育课程需求和社会公共空间之间搭建起桥梁。”罗湖区教育局德体卫艺科体育专干高凯说,“如今,学生们在课堂上接触的已经不再只有跑步和简单的踢球,有的可以去游泳馆、有的可以学羽毛球。深圳学校新的体育课堂,已成为无数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运动乐园。体育课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了!”

在教育专家看来,深圳坚定“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决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安排进行优化调整,是为了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为刚性保障‘每天一节体育课’,我局对辖区内中小学实施市、区两级课表备案制度,并开展专项督导,坚决避免以大课间活动,非全体学生参与的特色课、兴趣课替代体育课的行为。”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邱成瑜说。

探索体育教师队伍从“有”向“优”转变

“罗湖区采取了教师转岗、跨校走教等措施,让一些有体育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转行从事体育教育工作。”高凯介绍,“这些教师或许起初对体育教学并不熟悉,但经过我们的系统培训和指导,他们迅速成长为体育教学的新锐力量。”

“同时,我们也没有停止引入外部资源。”高凯表示,“今年1月,我区专门前往湖北武汉举办了体育教师专场招聘会,面向2024届高校毕业生额外招聘了30名体育教师。”

罗湖区专职督学贾聘如补充说,“这种专场招聘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选拔体育人才的效率,还确保了新教师的专业性和质量。”

走进宽阔的操场,阳光洒在绿色的草坪上,一堂紧张刺激的羽毛球训练课正在进行,学生们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在球场的一角,羽毛球奥运冠军于洋紧盯着场上的学生们,时而弯腰示范,时而挥拍指导。

记者了解到,于洋退役后来到罗湖创建了羽毛球项目办公室,并推出了“扬羽计划”。她希望通过这一计划,将羽毛球运动在罗湖区乃至深圳市的校园中普及开来,让更多学生受益,“我期待着能将羽毛球运动做成罗湖体育教育的一个样本”。

在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体育教育同样呈现出勃勃生机。“我们与深大体育学院的合作非常成功。”深大附中初中部体音美组组长孙波说,“来自深大的体育教师不仅带来了新兴体育项目,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他们的指导下,学生们掌握了更多的运动技能,培养了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为一名从深大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的老师,我深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找到乐趣,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深大附中乒乓球项目总教练关文君说。

积极探索体育教师队伍从“有”向“优”转变,龙华区也下了一番功夫。“我们采用‘分层分类、按需施训’的培训模式,为新教师、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阶段的教师,提供了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让每位教师都能有最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龙华区玉龙学校党总支书记尹志波说。

学生享受运动 体质健康逐年提升

期末临近,深圳坪山实验学校六年级10班班主任赵老师带着孩子们走到另外一个校区拍摄毕业照。带全班学生长时间在户外的高温环境下活动,对于第一次当六年级班主任的她来说,难免有些紧张,“过去就曾有过学生在拍毕业照时中暑的情况”。

然而,今年孩子们的表现令赵老师感到欣喜:“所有人都活蹦乱跳的,完全没问题!”5月底正是岭南闷热的时节,尽管有同学汗水浸透了上衣,但没有人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

“2021年,我们坪山区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几年下来,成果明显。”卢奇展示了这几年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从2019年的39%、2020年的41%、2021年的54%,到2022年的64%、2023年的70%,优良率一路飙升。坪山区全区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都在提高,2023年所有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均超70%,部分学校的优良率已达90%以上。

和坪山区一样,龙华区前几年每年中小学生体质测试基本都是全市倒数。2021年,龙华区印发《深圳市龙华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3)》,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并构建了“部署+考核”“评价+督导”“课时+课程”“活动+赛事”“教师+教研”“校内+校外”的工作体系。

“从2021年开始,我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优良率已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尹志波告诉记者,“今年我区又发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6)》,力争从2024年起,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保持在70%以上,合格率99%以上;到2026年,学生近视率下降3%;肥胖率、脊柱侧弯发病率逐年下降。”

“每天一节体育课”实施以来,学生和家长的态度也发生了积极变化。“以前体育成绩差,上体育课是煎熬。现在学校每天安排体育课,还能选自己喜欢的特色课程,我也开始享受运动了。”深大附中的初三学生吴晓桐不仅爱上了运动,还在参加今年的体育中考时考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

“这几年来,学生不仅体质增强了,整个精神状态都不同了。”坪山实验学校心理老师郝老师告诉记者,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之后,学生前来心理咨询的个案明显减少,“现在要是其他老师找我借课,没门儿。但只要体育老师开口,好说”。

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深圳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分别为50.93%、55.86%、60.25%,优良率逐年上升。2021年至2023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则分别为58.9%、57.9%、56.7%,呈逐年下降趋势。

(记者 严圣禾 通讯员 钟欢欢 王筱洁)

(责编:李昉、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