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 5%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仍然保持领先

发布时间:2024-11-30 14:51:20 来源: sp20241130

  2024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 5%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仍然保持领先

  稳中有进

  2024年中国经济“半年报”日前出炉。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60万亿元,达到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

  上半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等给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但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有所回暖、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等因素也形成新支撑。如何评价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表现?有哪些亮点?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中国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呈现出总体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特点

  观察经济运行状况,通常看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四大宏观指标。从数据看,经济增长总体平稳,5%的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仍将保持领先;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物价水平温和回升,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1%,其中二季度上涨0.3%;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上半年,中国经济延续了恢复向好的态势,呈现出总体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特点。”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告诉记者,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叠加国内结构性周期性矛盾凸显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看需求,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延续向好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969亿元,同比增长3.7%。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5%;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5391亿元,同比增长3.9%,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5%;货物进出口总额211688亿元,同比增长6.1%。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5%,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服务消费增势良好,消费需求延续恢复态势,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显著。”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说。

  看供给,三次产业增长稳定,生产供给稳步增加。上半年,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夏粮获得丰收,畜牧业生产稳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服务业持续恢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延续较快发展势头,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1.9%和9.8%,合计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假期经济相关行业发展较好,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9%和6.6%,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董煜认为,宏观政策发力靠前,积极推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举措,对推动经济稳定运行、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扩内需政策持续加力,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正在逐步释放,带动了相关设备生产较快增长,惠及多个重点行业。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4.8%;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0%,高于制造业投资0.5个百分点。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对拉动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增长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

  “下阶段,既要坚定发展信心,看到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巨大潜力、有利支撑;也要坚持底线思维,充分估计发展中的困难、挑战和不确定性,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更好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实施好宏观政策,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形成合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

  向“新”向“绿”转型态势明显,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中国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健的同时,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较快增长态势,工业品出口逐月加快,企业利润保持增长,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向好态势。

  “在产业领域,向‘新’向‘绿’转型态势明显。以高技术制造业生产和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为代表,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5.8%;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6.7个百分点。”董煜说。

  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智能绿色新产品表现亮眼,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同比增长13.4%,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比重提升;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如果说增长之量折射出经济运行的“稳”,那么转型之效、发展之质则更显现出“进”的一面。

  “这表明中国经济将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一些新的支柱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领域有较好的成长机会。中国也在追求更加均衡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平衡好经济与民生、经济与生态等关系。”董煜说。

  外贸规模再创新高。中国上半年外贸规模首超21万亿元,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二季度增长7.4%,较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别高2.5个、5.7个百分点,外贸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

  看出口,上半年我国出口总值为12.13万亿元,增长6.9%。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分别增长10.3%、25.6%和22.2%。

  看进口,上半年我国进口总值为9.04万亿元,增长5.2%。其中,进口机电产品3.25万亿元,增长10.1%;铁矿砂、煤、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

  “今年上半年进出口表现亮眼,是世界经济复苏、我国经济稳中有进以及外贸韧性的体现。”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告诉记者,出口增速较快,反映出外部需求改善和中国制造的显著优势。我国产业门类齐全,无论是劳动密集型商品、机电产品还是“新三样”均呈现较强竞争力。进口增速较快,反映出国内需求持续恢复,对矿产资源能源类产品、制造业中间品、最终消费品等产生了较强需求。

  外贸发展仍需居安思危。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不稳定性,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因素等给全球贸易活动带来不确定性,我国外贸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国内企业积极调整应对、各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出台以及中国制度型开放的红利逐渐释放,中国在全球分工、商品生产的地位、影响力与竞争力稳固。”张晓涛说。

  经济稳定运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实现全年发展预期目标有底气有基础

  把脉中国经济,既要看到短期波动之“形”,也要看到长期发展之“势”。

  “从短期来看,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有极端天气、雨涝灾害多发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也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所增多,特别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等等。”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说,但经济稳定运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

  从供给支撑看,我国夏收粮油再获丰收,为推动经济稳定运行、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实体经济的根基,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占比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增强,既是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一个亮点,也是下半年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从需求支撑看,世界经济温和复苏,部分主要经济体进入补库存周期,消费电子等行业上行周期有望延续,有利于我国外需改善。同时,我国居民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需求潜力巨大,暑期、“十一”长假等也有助于带动消费恢复。短板领域、薄弱环节和新领域新赛道投资还有很大空间,“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加快下达、建设提速也有利于带动投资增长。

  从动力支撑看,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成长,有助于对冲下行压力、增强上行动力。新型消费、新基建等领域发展活力也在不断释放。

  从政策支撑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前期发放的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逐步转化为实物工作量,强化政策统筹、综合施策将持续形成政策合力,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利政策条件。

  形有波动,势仍向好。7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调高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至5%,较今年4月的预期上调0.4个百分点。

  “我们相信中国仍有相当大的政策空间。”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尽管经济面临一些挑战,但中国有能力采取必要措施提振经济,其中一些措施已经开始产生积极影响。

  “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动能转换的阶段,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突出。我们要在战略上保持定力,继续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同时,还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束缚经济发展的堵点卡点,并把预期管理放到宏观调控的突出重要位置,各项政策同向发力,做到持续改善预期、增强信心。”董煜说。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顶住压力,发挥了“稳定器”和“动力源”的重要作用。基于“上半场”打下的底子,加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的强劲动力,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有条件继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现全年发展预期目标。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