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人物|促中法友好,蒲皓琳的多重人生

发布时间:2024-12-23 11:32:44 来源: sp20241223

   中新社 北京3月16日电 题:促中法友好,蒲皓琳的多重人生

  作者 李紫薇

  法国作家蒲皓琳(Caroline Puel)因建立法国《解放报》驻华记者站、担任傅雷翻译出版奖常任评委而被人们所熟知。在这些身份之外,她还是中国媳妇,也曾是中国的外交学院学生、法国驻华记者。近日,蒲皓琳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分享其在华40年的多重人生,以及她眼中的中法关系变迁。

视频:【东西问·人物】促中法友好,蒲皓琳的多重人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留华学生:促成两校开启交流

  1984年,蒲皓琳作为法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实习生来到北京。一次翻译任务,把她带到了中国的外交学院。她发现,“这里的学生对我带来的法文书特别感兴趣,而且从未离开过中国的学生和老师们的法语口语却非常流利,发音很地道,我觉得这个大学太有意思了!”

蒲皓琳与她的翻译。 中新社 记者 王骏 摄

  20世纪80年代,蒲皓琳穿梭于巴黎与北京之间,她惊讶于中国人对法语、法国人民及文化的认知,“我感受到当时中国跟法国人民对于对方的认知可能是不准确的,我们对对方的了解以及想法中包含了很多各自的价值观,我想帮助中国人民和法国人民更好、更真实地了解对方。”

  于是,蒲皓琳萌生了促成外交学院和法国大学进行学生交流的想法,“能不能跟我的母校巴黎政治大学合作?”她先询问了外交学院的老师们,“没想到他们表达出了很强烈的意愿。”

  在蒲皓琳的促成下,1985年开始,外交学院和巴黎政治大学开始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第一年是三个中国学生加一位老师到巴黎政治大学学习,同时外交学院也招收了一些法国留学生。”蒲皓琳便是其中之一。“我在外交学院度过了很有意思的一年,至今都印象深刻。”

  直至今日,外交学院与巴黎政治大学仍保留着良好的校际关系,巴黎政治大学驻华负责人仍然常到外交学院进行招生宣讲,邀请更多中国学生赴法留学。

  驻华记者:见证北京申奥成功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说,中国是个比历史更古老的国家,这句话让蒲皓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更大的好奇。

  1964年,中法两国正式建交。1988年,蒲皓琳成为一名法国外交官。“那时候我的工作是和法国总统及外交部长一起出访,他们去哪儿我去哪儿。”蒲皓琳的足迹走遍世界各地,“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俄罗斯、南美国家等,我都曾去过,但我还是对中国最感兴趣。”

  好奇心驱使着蒲皓琳于1995年先后在北京创建了《解放报》驻华记者站、《观点》周刊驻华记者站,“当时法国在华的媒体只有两家,不足以了解中国的全部。”蒲皓琳决定用自己的眼睛看中国,用客观的话语向法国讲述中国。而在她的记者生涯中,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个夜晚,在她的记忆长河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1年7月13日晚,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潮涌动,数以十万计的民众彻夜不眠庆祝北京申奥成功。毛建军 摄

  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晚,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申奥成功。“晚上十点零八分,我听到北京胡同里传来阵阵欢呼,大家纷纷走出家门,走上街道,脸上笑着,嘴里喊着,我跟随着他们一路走到了天安门广场,人们在这里聚集,庆祝这一值得被纪念的骄傲时刻。”蒲皓琳回忆。

  蒲皓琳把她的所见所闻所感整理成文章,编辑成书稿,在法国出版发行。“我不是第一个从客观角度看中国的人,但在工作中,我始终秉持着追求事实的价值观。”

  蒲皓琳在书中较为客观地描述了中国现状,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关注。蒲皓琳认为,“任何关注国际形势的读者都有足够的能力分辨事实与揣测。”

  对于巴黎即将举行的2024夏季奥运会,蒲皓琳表示,“在法中建交六十周年这样特殊的年份,举办奥运会是很重要的时刻,非常希望有更多中国朋友可以借此机会去法国旅游,观看巴黎奥运会。”

  中国媳妇:成为中法友好典范

  “小时候起,祖母和父亲就会给我读关于中国的故事,比如我的祖母给我讲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故事。”幼年蒲皓琳显然不能想象,很多年后,她真的会和一个来自杭州并且家在西湖边的中国人结婚。

杭州西湖。王刚 摄

  “如果让我形容现在的法中关系,我想我和我先生就是最好的典范。我们就是法中关系的缩影。”蒲皓琳对两国关系做出了一个亲切的比喻。

  蒲皓琳的丈夫程昕东是一位当代艺术领域的杰出工作者,由于妻子的原因,他也会参与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活动并促进双方交流。

  “艺术作品有时候比文字或活动更能够直接触达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跨越国界以及语言本身。”多年来,蒲皓琳夫妇一直在持续推动中国与法国之间的艺术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的感情共鸣。

  蒲皓琳说:“虽然今天的法中关系已经是全世界国际关系里非常好的案例,但不论是中国或法国,双方都可以增强自己的沟通技能。”她建议,双方在沟通时,可以更多运用能让对方理解的语言及方式,促进两国友好,“就像我今天选择用中文接受采访一样。”

  对西方国家而言,蒲皓琳认为,“他们可能要真实地接受中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大国,而非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

  “所以双方都要继续努力。”蒲皓琳总结道。(完)

  受访者简介:

蒲皓琳。王骏 摄

  蒲皓琳(Caroline Puel),曾任法国《观点》(Le Point)周刊驻华记者、法国新闻界最高奖项“阿尔伯特•伦敦奖”(Prix Albert Londres)获得者。蒲皓琳女士于198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从事外交及新闻工作多年,并潜心写作,出版《改变中国的三十年》(Les trenteans qui ontchangéla chine》)等法文著作,致力于让更多法国人了解真正的中国。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