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2 20:54:09 来源: sp20241222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简鸿澈
夏夜,辽宁舰破浪前行。不远的海面上,一架搜救直升机正隐藏在海天的黑幕中。“来了!”直升机后舱,海军航空兵某部搜救员张闯的视线透过窗户紧盯着舰尾方向。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架舰载战斗机喷吐烈焰划过黑夜,尾钩精准地勾住阻拦索,在甲板上划出一道绚丽的火花。
着舰成功!来不及庆祝,张闯又把目光转移到下一架准备着舰的战机上……
航母甲板上共有四道阻拦索。战机着舰时,尾钩会勾住其中一根,使战机迅速减速,确保安全着舰。张闯和战友们被誉为航母的“第五道阻拦索”,是确保飞行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险,作为搜救员,他们总是第一个从航母甲板起飞、最后一个着舰。
实现航空搜救从“会”到“精”
随着最后一架战鹰安全着舰,张闯和他的战友们顺利完成了这次飞行训练。这意味着,近几个月来他们研究的多套高强度、快节奏的搜救方案得到有效检验。
作为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张闯和他的战友们对搜救道路的探索从未停歇,对搜救能力建设的探索也永无止境。那年,该部刚刚组建,新单位、新机型、新战位,一切都是未知数。在没有搜救骨干的情况下,张闯主动挑大梁、担重任。
该部干部李鑫介绍,在外行看来,海上空中搜救无非是乘坐直升机,吊着绳子把人捞起来,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过程繁琐、技术含量颇高的工作。搜救直升机配备了许多先进搜索设备,是技术密集型装备。一名合格的搜救员,不仅要掌握救生技能,还要具备操作搜索设备的技能。
搜救过程中,位于直升机后舱的搜救员乘组通过判断被救人员携带的救生电台信号,并结合风向、洋流等相关数据,找到被救人员大致位置。随后,搜救员乘组要一边观察海面,精确定位目标位置,一边指挥驾驶员接近目标、配合搜救,并放下搜救员出舱营救。
那些日子,张闯边学习、边请教,边研究、边实践,吃在训练场,住在机棚边,发现问题就在现场研究解决,针对理论盲区和技术弱项,就加班加点钻研。
“海上搜救不仅是简单的救捞作业,还是延续遇险人员生命力的完整体系。”张闯说。在张闯的建议和参与下,该部一方面派出人员到地方救援队和驻地军医院进行系统培训;一方面邀请军医院医疗器械专家来队,根据任务舱环境改进医疗设备配置,确保遇险人员能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部队伴航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最终,张闯和他的团队突破了多种救护方法,研发可以入水展开的浮力担架等装备,实现了航空搜救从“会”到“精”的转变。
“海上搜救是和死神较劲”
张闯一直保留着两张照片,一张是执行夜间搜救归来时的照片,一张是第一次执行冰海救援时的照片。这两张照片记录了张闯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也见证了这支团队的快速发展。
那年,为保障舰载战斗机夜间着舰训练,搜救机组必须攻克夜间搜救难题,张闯作为主力成员参与了任务。夜间海上搜救是世界难题,难度之大、风险之高堪比舰载机夜间着舰。
夜间的海面,没有任何光源,也没有参照物,飞行员极易出现错觉,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甚至出现险情。“海上搜救是和死神较劲,大家都是凭着勇气去拼,背负着使命去拼。”张闯说。
在张闯的带领下,机组就飞行操控、技术配合、设备使用等多项搜救技术进行改进,验证固化了不同条件下夜间海上搜救训练方法流程,初步探索出了舰载直升机夜间海上搜救训练方法。
“执行搜救任务是我们的使命,全地形、全时段能够随时出动是我们应该做好的准备。”张闯说。
冰海救援是团队亟须攻克的下一个关口。为尽快找到冬季海上救援特点,摸清楚落水者在落水后不同时间段的生命体态特征,张闯主动请缨,冒着生命危险跳入结冰的大海。
从跃入冰海到被“救上”飞机,张闯在冰海里身体几近失温。但被“救上”之后,他立即配合航医把下水后各个阶段的心理、身体状态记录下来,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冰海救援经验,向成功实施冰海救援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搜救经验越来越丰富,张闯也越来越期待新装备的加入。张闯说:“新质装备在空中搜救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它们观测视野好、搜索区域大,可以更好地克服当前直升机搜救时装备受限的问题。未来,官兵应该更好地和装备结合,探索新质装备在搜救中的应用,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责编:王震、陈键)